当初二王称帝,共分天下,这京都自然是必争之地,经过协商,与荣人三分京都,但二王各自有自己的领地,自然不会停留京都。
所以,当时为了制衡,方才派出三位国公坐镇京都,有三人在,京都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动乱。
就连上次苏祁安去往宁州,途经京都,也没有造成很大的动乱,三人还是出了很大的力气。
在二王登基称帝,也过了一两年时间,当初不稳定的京都,随着人口官员的大量迁移,现在的京都早就失去了往日的地位。
无论是繁荣程度还是其地位,也就等同一座州城,这时候还将三位国公放置京都,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。
为了物尽其用,也是为了手下官员能兢兢业业,三位国公也该动一动了。
冯正的提议,苏哲是听了进去,他点头丝毫片刻后,轻声道。
“这样,给京都传旨,让郑、赵二位国公速速前来宁州,统领协调地方官员,至于京都让司马国公继续坐镇。”
苏哲的这道命令,冯正目光闪动,但很快平复,微微点头。
苏哲的这番安排,比他的稍微稳妥一些,京都地位虽然大大削弱,但怎么说都是大凉旧都,还是有一定分量。
三位国公集体抽调,京都就没有足够分量的人物坐镇,后面要是出了什么乱子,处理起来会很麻烦。
这次抽调,除了让几位国公统领地方官员外,还有第二层意思,也是为了能够起到一些监督作用。
三位国公,哪怕是郑源这位,多年以来就支持他的一品公,也无法保证,倘若有天他要是沦落到苏泰那般地步,郑源对他是否还能如此忠心?这就不得而知了。
除了郑源,赵成这位苏泰的旧部,也有很大的威胁,如今苏泰怎么看都有起色,京都离东部战场很近。
倘若二人之间有勾结,这是苏哲不愿见到的,所以,趁此机会,抽调二人来宁州,也算能够放心一些。
至于司马越,虽贵为一品公,实则是最没威胁的存在,当年提拔他,主要就是看在他的平凡,他的平庸。
不会轻易站队,也没有多大的野心和实力,对他的了解,无论是苏哲还是苏泰,都已经看透了。
此人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想保住自己的命,在夹缝中生存,不会干预任何有危险的事,这么多年来,处理任何事情都是兢兢业业的。
最主要的是,此人是唯一没有派系勾结的,在官场上,基本上不受人待见,要说最大的优点,就是平庸。
当然这种平庸只是相对的,并非一文不值,和郑源、赵成相比,自然无法比之,但和其他官员来说,司马越的这种平庸,反而在眼下,显得十分不错。
凭他的性子,是绝对不可能与苏泰或者荣人勾结,即便真出乎苏哲的意料,与人勾结,苏哲也不惧怕。
以司马越这种平庸的性子,也成不了多大的事,对此人苏哲还是很放心的。
这点不仅苏哲认同,就连冯正也是如此,司马越这人,就是苏哲、苏泰当初为平衡朝堂。特意从众多二品国公中,精心挑选的。
其实力如何,冯正很清楚,成不了多大的事,也坏不了多大的事,留在京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与冯正协商完后,苏哲像似想到什么,开口道,“对了,还有一事需要你处理一下,派人去中州一趟,寻找合适机会,而后将那二人给直接…”
苏哲话没说完,但什么意思冯正很清楚,就是想找机会将中州牧李重湘,豫王苏纪给干掉。
这一战中,失利最大的并非是萨尔德和晋州的几大统领,反而是中州军。
本不指望,中州军能够击溃西州军,仅仅将其钳制就行了,可结果直接被苏祁安的一军给打穿了。
倘若中州军就只有这个实力,苏哲也认了,但在与苏康的对战中,中州军却发挥了极其强大的实力,打到现在,都没能让苏康打进中州。
这怎么看,都让人觉得李重湘、苏纪是不是故意为之,甚至是不是早就反水,和苏祁安勾结一起。
从往日二人之间的交集来看,不说有多大的情分,但起码关系不错。
之前中州的归顺,苏哲心里是很高兴的,可现在,他愈发觉得他的这位皇叔和中州牧,多半和苏祁安彻底勾结一起了。
既然这样,留此二人有何用,直接解决了,在顺势派出自己人,彻底控制中州,这样还让他省心不少。
苏哲的想法,冯正能理解,他本来也是想这么做的,可在之前,他收到了来自内应传出的一封信。
信上,除了告知苏祁安接下来会以守势的部署外,还传出了一个重大消息。
苏祁安与中州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,苏祁安有些染指甚至想拿下中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