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冲汉军将全军覆灭,陈仓这个地方易守难攻。
无奈刘邦打起了退堂鼓。
这时跟在刘邦身边的赵衍说:“汉王,我知道还有一条小路可绕过陈仓,
小路崎岖难走,几乎没人知道这条小路的存在。”
刘邦大喜,仿佛是劫后余生。
就这样在赵衍带领下,汉军就绕过章邯的重兵把守区域,犹如天兵天将一般降落在了渭水北岸,
也就是突然出现在了章邯重兵背后,汉军突袭成功,打章邯一个措手不及,陈仓落入了汉军手中。
假如不是赵衍提出“走小路”的计策,刘邦这次东征将以失败告终。
史书上没有韩信提出“暗度陈仓”的记载,倒有赵衍提出“走小路”的记载。
“雍军塞陈,谒上,上计欲还,衍言从他道,道通”
刘邦称帝后,赵衍因指路有功被封为须昌侯。
……
章邯万万没有想到汉军会走人迹罕至的小路,绕过重兵把守,从后面开了枪。
偷袭成功,刘邦拿下了陈仓,章邯连夜逃走,龟缩在都城废丘闭门不出。
不管刘邦在阵前如何叫骂,章邯岿然不动。
就这样汉军与章邯对峙了起来。
章邯的弟弟章平开始和哥哥章邯并肩战斗,谁知哥哥兵败如山倒,把他的军队裹挟着往回逃。
章平率军和哥哥分头跑,为了减少伤亡,章平就退守到了废丘西北约四十公里的好畤(今乾县)。
兄弟二人互为犄角,互为援手。
刘邦率军猛追章邯,在离废丘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。
韩信要布置接下来的战斗,“陈仓之战”是韩信小试牛刀之战。
直觉告诉韩信,当务之急是肃清周围的楚军,打出一片属于汉军的立足之地。
韩信升帐,开始遣兵派将。
曹参听令,在!曹将军带一队人马去夺取雍城,路上小心,如今章平不敢出动,要提防郡县地方武装。
元帅,你放心好了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推翻秦朝的时候,我在这里打过仗,对这里熟悉。
“祝你马到功成!”
“借元帅吉言。”
曹参领令出了大帐。
曹参的任务很艰巨,雍城就在今宝鸡市凤翔区,这里曾是秦国的旧都城,秦始皇的祖先们在这里建都长达294年。
樊哙听令,在,樊将军带一队人马去攻打章平,章平和他哥哥一样勇猛善战,樊将军多加小心。
多谢元帅,我樊哙专喜欢啃硬骨头,不出三日定绑缚章平来见元帅。
樊哙转身离去。
周勃灌婴两位将军听令,在!在!你二人各带一支人马去攻打咸阳。
咸阳曾是秦国的都城,自从被项羽放火烧过,如今变成了一片荒凉。
由于咸阳的重要性,项羽回彭城前,特意让关中三王共同防御。
也就是章邯,司马欣和董翳派兵轮流防卫。
两位将军领令转身离去。
韩信自己给自己也安排上了任务,为了减轻灌婴、周勃两位将军的压力,
韩信亲自带10万人马去迎击司马欣和董翳的援军。
原来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,得到消息说章邯被刘邦打败,随即各率10万人马前来解救。
刘邦则留守大营,指挥围困废丘。
对于韩信的布局,刘邦暗挑大拇指,赞叹韩信布置的滴水不漏。
书说简短,曹参击败了章平,好畤(今乾县)落入汉军手中。
灌婴和周勃打咸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好在最后拿下。
韩信设伏把司马欣和董翳的军队从中截断,致使二王不能首尾相顾,最终双双败逃。
四面凯歌高奏,唯有刘邦一脚踢在了铁板上。
“章邯,你小子有种出来咱单挑!”
任凭刘邦把嗓子喊哑,章邯不为所动。
章邯不出来,难道刘邦就不会主动进攻吗?
不是刘邦不进攻,实在是刘邦久战无功。
汉军士兵上去一批死一批,云梯,炮车报废一批又一批。
不是汉军不勇敢冲锋,实在是废丘坚不可摧。
另外废丘建在一个丘陵头上,地势很高,汉军进攻属于仰攻,
只要汉军一攻城,章邯就命士兵往城下扔滚木擂石,汉军伤亡惨重,两军就这样相持了下来。
刘邦着急上火尿黄尿,没办法,只好急宣韩信回帅帐商量对策。
此时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,韩信拜见刘邦,刘邦把战况做了简单介绍。
韩信,咱们碰上硬钉子了,章邯和咱们玩起了“肉头阵”。
汉王稍安勿躁。
韩信望了一眼外面阴雨天气,若有所思……
突然眼前一亮,有了,我何不如此这般,这般如此?
韩信想出什么计策了?
韩信看到下雨想起了用水攻。刘邦一听心说,怎么我没想到用水攻呢?连日下起了大雨,沟平渠满,取水容易。
公元前206年九月的某一天,章邯烦闷不已,和汉军对峙一个月了。
城中的粮食已经不多,项羽的援军又迟迟到不了,再拖一个月,不用刘邦打,饿,也会把士兵们饿死!
正在章邯愁眉苦不展的时候,忽然只听外面有滔天的水声。
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水,一下子淹到了章邯脖子处,如果不是章邯跑得快,当场就壮烈牺牲了。
水位还在急剧的上涨,废丘真成了废丘,城墙被水泡的四处坍塌,士兵们在水中挣扎!
半天的功夫,废丘陷于一片汪洋之中。
各位看官,你知道这些大水从何而来吗?
是刘邦发动10万民工,从废丘旁的古沣河河道引水而来,那章邯坚持不住,逃又逃不了,一咬牙拔剑自刎而亡。
说也奇怪,章邯一死,大水不消片刻全部撤走了。
也有传说是韩信让樊哙引雍河之水倒灌废丘。
当时正值连阴雨天气,雍河水流湍急,樊哙令士兵堵住河水,让水倒灌废丘。
章邯死了,废丘里的楚军将士尽皆投降。
那司马欣、董翳本是章邯手下的将领,见上司自杀身亡,二人走投无路投降了刘邦,至此关中复入刘邦手中。
当时被陈馀打败的赵王张耳西行,恰逢汉军收复关中之地,张耳也投在了刘邦麾下。